“快手杰哥”在梁山做假慈善。
(央视截图)
网络直播平台“快手”的一些主播为给自己涨“粉丝”,前不久在四川凉山州贫困区某农村做假慈善,直播时发钱结束后就收回。
慈善居然成为某些网络主播捞钱的手段,此事引发当地干部群众反感。业内人士呼吁,要严格执行网络主播实名制登记和“黑名单”制度,管住网络直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。
发钱之后又收回
网络直播如此做“慈善”
最早曝光此事的是“快手”网络主播“快手黑叔”,他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显示,一名白衣男子正从一群村民手中一一收走成沓的百元大钞,交给一名手臂上布满文身的男子。文身男子接过钞票后,一边清点一边离去。
记者多方核实,伪慈善直播地点位于布拖县某村。10月29日,多名网络主播从凉山州越西县前往昭觉县,在昭觉县租车后前往布拖县搞直播活动。他们先拿出钱分发给一些村民,直播“作秀”完成后,又将这些钱收回。
网络直播“假慈善”事件引起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反感。采访中,一名凉山州基层干部表示,凉山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,贫困面貌整体正在不断改善,但仍有部分山区群众尚未脱贫。一些网络主播反复炒作此类题材,消费贫穷,以达到吸收捐款等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记者通过一位凉山州的彝族干部翻译该视频中的背景对话发现,村民在“配合”直播后,只有一些小孩能得到一点零食。“都是娃娃们嘴馋,才整得这样……”视频中,一位老奶奶的声音听上去非常无奈。
这位干部分析,凉山很多村寨山高路远,小孩对一些没见过的零食好奇稀罕,“公益主播”们应该正是利用了老乡对儿童的关爱,才说服村民配合他们。
“揭秘”视频被曝光后,“快手杰哥”在11月3日的一段直播中承认自己“做公益有水分,发假钱”,并向“粉丝”道歉。他还质问其他主播,“我做假公益我敢承认,但你们怎么不承认呢?”
吸粉收徒刷礼物
消费贫困为哪般
网友周先生是国内一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。“最初是因为有公益组织在‘快手’做宣传,想学习取经,后来慢慢地关注到一些自称在凉山‘做公益’的主播。”他说。
在周先生的印象中,直播过凉山“公益活动”的“快手”主播超过10人,其中包括近日被曝光的“杰哥”“OK哥”“狼王”“黑叔”“山东梅姐”等人。
“刚开始他们只是发东西,后来就开始发钱。先是100元、200元地发,后来就一沓一沓地发,我觉得他们没有那个资金实力,感觉中间有水分。”他说。
“快手”网友“大凉山假慈善揭秘”提供的视频显示,涉事主播们有的给孩子、老人发烤鸡、猪肉,有的发衣服、棉被,还有的直接摆个大台子现场煮肉、炒菜给大伙吃,画面极具冲击力。这些视频为主播们带来了大量“粉丝”。“自从‘杰哥’去了凉山,‘粉丝’量在两个月内从10多万增加到了67万。”网友王某说。
然而,这些网络主播并不是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。多名“快手”用户向记者证实,“狼王”曾在直播中表示他曾在东北一家饭店打过工,“杰哥”则自称是开小额贷款公司的。
“假慈善”被曝光后,“杰哥”“山东梅姐”等人在“快手”平台承认,“发钱”是为了“博眼球”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,让粉丝多“刷礼物”。
“刷礼物其实就是在刷钱。粉丝花钱购买虚拟‘快币’,再用‘快币’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,直播平台和主播五五分成。”王磊说。
一位网名为“快手黑叔”的主播还在网络直播过程中透露,所谓的公益直播,其实就是赚钱。粉丝一天给他们10000元,他们的花销就2000元,剩下8000元,一个月就是24万元,一年300万元。
打着公益的幌子,在贫困地区直播发钱发物资,再配上伤感动情的音乐,最主要的目的为了赚钱,让粉丝们在观看自己献爱心的时候刷礼物。“快手黑叔”在直播视频中直言不讳,打着公益的旗号搞直播,一个月下来,收入竟高达六位数,而真正花在公益上的钱,只是九牛一毛。
“快手黑叔”说:“我两个月赚60万,明年我要赚2000万,我要换一辆宾利,盖别墅……”
记者还发现,涉事的多名主播还拥有“徒弟”,根据主播要求,用户“拜师”后,昵称中会出现“尊师某某”的后缀,在“杰哥”账号被冻结前,该平台上昵称中带“尊师杰哥”的就有20多个。“要想和主播一起做公益,就要‘拜师’,先帮‘师傅’刷200个‘皇冠’,折合人民币近4000元,‘师傅’与平台各得一半。”一位曾经在“快手”上“拜师”的网友“V5”说。
专家呼吁实名制和“黑名单”
约束不良主播行为
成都市义工联合会理事长苏世杰说,“假慈善”行为是对公众的欺骗和对爱心的肆意践踏,但其“简单粗暴”的形式却往往能吸引眼球。这极有可能造成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对“真公益”的误读,破坏公益土壤,造成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尴尬。
据了解,上述“假慈善”事件中网络主播的账号被冻结后,很快又公布了新的账号,吸引“粉丝”前去关注。业内人士认为,如果主播实名制登记和“黑名单”制度能够严格执行,劣迹主播换个“马甲”重新传播不良信息的做法就不会有生存的土壤。
留言评论
暂无留言